PPI衍畴咨询 | 企业组织内学习究竟如何有效发生(二) 二维码
201
![]() 回顾本系列文章聚焦阐释一个课题:企业中的成人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此前介绍过,需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厘清组织内“学习全过程”的三方面,即:围绕个体学习动机的“全过程”、学习策略的设计“全过程”,以及自我效能感感知的“全过程”。 在前文《组织内学习如何有效发生?(一)》中,作者总结和分析了学习全过程管理第一大要素“学习动机”;本文将向各位读者朋友着重解释学习全过程管理的第二大要素——学习策略。 (本文所有研究和整理仅限商业组织/企业中的实践研究) 学习全过程管理之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常常被解读为“有效的学习活动”,在业内也有专家将学习活动体验作为研究领域,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同步注重教学设计和学习设计。单纯为了增加学习体验和增强学习兴趣,仅仅是从“教授主义(传统课堂)”的角度来提升有效性。 而组织中的学习者在“复杂系统(多元素构成的系统,系统中的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干预)”中需要有更全面的学习策略,因为在真正的企业内的学习发展中,学习策略的展开包括诸多方面: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资源策略。因此,在商业组织的学习发展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着重关注这几个方面才能设计出既符合企业文化的内隐的规则系统,又能够落地执行的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在此种语境下的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实践研究的经验和整理让我发现,在设计一个企业内的学习发展项目时,有四项学习策略在商业组织中的学习发展全过程中最为重要。 元认知策略“理解元认知策略这个名词就是元认知策略”是我经常和客户、同事解释元认知策略的口头语。当然这并不是特别的准确,因为元认知包括两个方面: ①知识形式的元认知 ②如何使用知识的元认知 关于知识形式的元认知 理解知识形式的元认知是比较简单的。知识的形式包括三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那么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元认知策略即无意识地识别三类知识,与既有的个人知识结构产生自主联结,进行有序编译的过程。 关于如何使用知识的元认知 理解如何使用知识的元认知是比较烧脑的(笑),主要因为这是对思维形式的元认知,是围绕知识元认知的监督、控制和自我协调的过程。因此关于如何使用知识的元认知是针对“知识形式的元认知过程”的过程的元认知。 认知策略我将认知策略定义为“学习者有效促进知识和行为构建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进度的调控方法”。 学习活动是基于不同的知识,设定匹配的学习方法并构建完整学习过程的形式。学习的调控是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进度有效的控制和干预活动设计。认知策略是四项学习策略中最具有直接指导价值的策略,它也是企业学习发展项目设计过程中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的指导原则。它构建了学习过程有效与否的评定标准——“某项学习活动开展与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否符合学习者个体和群体的认知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协作学习中的社会交互策略)是相对比较新的概念。在个体学习者的元认知和认知过程中,我们发现“具有情感关联的知识和信息更容易被提取”。这对于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提供了一条新的路线:通过情感策略的设计强化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有效性。因此,积极的课堂氛围、搭配紧密的学习伙伴、组建协作学习小组、构建顾问与学员的个人情感等等都可以成为必要的社会情感策略的表达。 组织资源策略组织资源策略是组织在学习发展活动中投入资源的充分程度和对资源使用的原则。学习发展活动所获得资金、人员、物料等等方面的投入,为企业构建了一个保障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运转效率直接影响了上述三项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结语本文总结了学习全过程发生中四大学习策略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组织资源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过程领域目前要求比较多的领域,在学习心理学、行为心理学领域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商业组织中的学习发展过程中,设计者可以进行学习策略的充分设计,以支持达到最优结果。在后续文章中,作者将继续为读者介绍组织中学习全过程的第三大要素——自我效能感感知的全过程。 |